午夜宅男永久在线观看_亚洲香蕉中文日韩v日本_在线观看欧美性爱_开心六月综合激情婷婷

  • 
    

  •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xié) 訂報服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我國5個月抓獲980多名“瘦肉精”涉案人員】
    更新時間:2011-9-27 9:10:28    來源:新華網

     

     食品違法犯罪行為更為隱蔽和“專業(yè)”

      問:專項整治期間查處的案件中主要有哪些嚴重違法行為?有什么特點?

      答:通過專項整治和查處案件,發(fā)現(xiàn)嚴重違法行為主要有以下幾大類:違法生產、銷售非食用物質,生產、銷售不符合規(guī)定的農藥、獸藥、飼料等農資產品,在飼料中添加禁用物質,在畜產品和水產品養(yǎng)殖運輸過程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在食品生產、加工、經營過程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無照經營食品添加劑,銷售食品添加劑超標和添加非食用物質的食品,等等。

      上述案情主要反映出以下特征:

      一是違法犯罪行為更為隱蔽。從已查明的非食用物質和禁用物質生產源頭看,其生產線、黑窩點很多是隱藏于已取得相關注冊登記和生產許可的化工廠等單位,并采取點對點的銷售方式,生產銷售行為極為隱蔽,如湖北襄樊某精細化工公司、浙江奉化某生化科技公司等,以將車間外租或直接入股方式生產“瘦肉精”。

      二是違法犯罪手法花樣翻新。湖南前段排查中發(fā)現(xiàn)的“瘦肉精”新品種線索,就是把以前不常見的苯乙醇胺A添加到了飼料里;重慶破獲的“染色花椒”案中,發(fā)現(xiàn)犯罪分子以羅丹明B替代蘇丹紅,這些以桃代李、不斷翻新的手法,都是為了蒙蔽檢查,逃避打擊。

      三是利益驅動明顯、誠信缺失嚴重。從已查處的“瘦肉精”案件看,生產經營主體責任意識淡薄,受利益驅動形成利益鏈,生產源頭、獸藥店、販運商、屠宰場、肉品銷售商及養(yǎng)殖戶都是以利益最大化為目的,相互掩飾、串通共謀,加大了案件查辦的難度。

      四是一些專業(yè)技術人員參與違法犯罪。從已抓獲的犯罪分子看,非食用物質生產源頭的犯罪分子基本具有醫(yī)藥、化工專業(yè)知識背景,甚至有科研人員作為技術支撐,如河南“瘦肉精”案件主犯劉襄就有化工制藥專業(yè)背景;湖北“4·25瘦肉精”案件中,“瘦肉精”配方由安徽高校的一名教授研制;湖南“7·11瘦肉精”案件中,“瘦肉精”配方來自駐四川某科研機構。

      調動社會各方主動參與食品安全監(jiān)管工作

      問:前期出臺的食品安全有獎舉報指導意見,對專項整治工作乃至整個食品安全工作有什么促進作用?

      答:為鼓勵社會公眾參與食品安全監(jiān)管,及時發(fā)現(xiàn)、控制和消除食品安全隱患,嚴厲打擊食品安全犯罪活動,7月初,食品安全辦印發(fā)了《關于建立食品安全有獎舉報制度的指導意見》,要求各地建立健全有獎舉報工作機制,設立專項資金,明確獎勵標準。目前,各地在省級政府的統(tǒng)一領導下,加強對有獎舉報工作的組織領導,正在陸續(xù)出臺具體辦法,完善工作機制。據了解,不少省市已建立了食品安全有獎舉報制度,如湖北省開通食品安全投訴舉報系統(tǒng),公布了全省統(tǒng)一的舉報電話和投訴舉報網絡平臺;陜西省財政撥出1000萬元作為獎勵資金,其中500萬元用于獎勵食品安全違法犯罪線索舉報人;廣州市規(guī)定,對有重大貢獻的舉報者予以重獎,舉報者可通過銀行劃轉或委托他人代領獎金,切實保護舉報者人身安全。福州市根據舉報人的貢獻大小實行分級獎勵,最高獎勵10萬元。在各地區(qū)、各有關部門的努力下,食品安全有獎舉報工作正在穩(wěn)步推進。

      食品安全有獎舉報制度是強化社會監(jiān)督的重大舉措,雖然剛剛起步,但意義重大、促進作用明顯。一是有利于調動社會各方主動參與食品安全監(jiān)管工作,提高廣大群眾打擊食品違法行為的積極性。二是相對于職能部門的抽檢等信息獲取渠道而言,群眾舉報是一種高效率、低成本的信息獲取渠道。通過對群眾舉報信息進行核實、分析,有助于監(jiān)管和公安部門及時掌握違法犯罪動態(tài),更有針對性地打擊違法犯罪行為,提高執(zhí)法效能和工作效率。三是有助于形成強大的社會壓力,對違法生產經營者形成震懾作用。

      多措并舉加大農村食品市場整治力度

      問:在當前食品安全高壓態(tài)勢下,城市監(jiān)管力量不斷加強,但一些農村地區(qū)制售假冒偽劣食品問題仍較常見,對此將采取哪些措施進一步加強農村食品安全監(jiān)管?

      答:由于農村地域廣大、情況復雜、監(jiān)管力量薄弱,一些農村地區(qū)包括城鄉(xiāng)接合部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等問題不斷出現(xiàn),且極易反彈,造成了嚴重的食品安全隱患。國務院領導同志對此高度重視,多次作出重要批示。食品安全辦近日也下發(fā)了《關于嚴厲打擊假劣食品進一步提高農村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的通知》,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求加大農村食品市場整治力度,保護廣大農民消費者合法權益。下一步將采取如下措施加強監(jiān)管:

      ——加快推動地方立法進程。針對農村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小攤販、小餐飲點多面廣、生產工藝不規(guī)范、衛(wèi)生條件差、質量控制水平低等情況,積極推動地方進一步加快建立健全管理法規(guī),確保農村食品安全管理有法可依。

      ——強化農村食品質量安全監(jiān)管。嚴格農村食品生產企業(yè)的許可工作和日常監(jiān)管,督促其落實主體責任。加強對村鎮(zhèn)和城鄉(xiāng)接合部批發(fā)市場、集貿市場、小賣部、食雜店的整治監(jiān)管力度,切實保障農村食品流通安全。積極探索農村規(guī)模性集體家宴的監(jiān)管模式,加強農村餐飲食品安全監(jiān)管。

      ——夯實農村食品安全監(jiān)管基礎。加大對基層監(jiān)管的投入、扶持力度,提升農村食品安全監(jiān)管能力。同時,針對基層監(jiān)管力量薄弱的現(xiàn)狀,進一步健全農村鄉(xiāng)鎮(zhèn)食品安全協(xié)管員、信息員隊伍,完善農村食品監(jiān)管網絡。

      ——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違法犯罪行為。要加大案件偵辦力度,堅決打擊向農村銷售假冒偽劣食品的行為,堅決依法查處假冒或仿冒他人食品商標,假冒或偽造他人廠名、廠址,仿冒知名食品特有的名稱、包裝,以及摻雜使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等違法犯罪行為,切實規(guī)范農村食品經營行為。

      ——加強宣傳教育。采取農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普及食品安全科普知識,不斷增強群眾自我保護意識和鑒偽識假能力。

      前一階段的專項整治工作只是個開始 要始終保持打擊非法添加的高壓態(tài)勢

      問:您對下一步的專項整治工作有哪些主要考慮?

      答:前一階段,專項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這還只是個開始,按照國務院辦公廳的要求和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的統(tǒng)一部署,各地區(qū)、各有關部門還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完成各項整治目標任務。

      首先,必須堅定不移地持續(xù)深入開展專項整治工作。對前一階段專項整治工作成績不能估計過高,決不能有絲毫麻痹大意和松懈,要看到食品安全問題的復雜性、長期性,時刻保持高度警惕,在認真總結前一階段工作的基礎上,繼續(xù)加大整治力度,始終保持高壓態(tài)勢,不給違法犯罪分子任何可乘之機。

      其次,繼續(xù)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強化社會監(jiān)督。要廣泛宣傳打擊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政策措施,以及打擊懲處的典型案例,彰顯政府嚴打的決心和信心,形成強大的輿論壓力。要打一場食品安全的人民戰(zhàn)爭,廣泛發(fā)動群眾,認真落實有獎舉報制度,加強食品安全信息員隊伍建設,發(fā)揮社會各方的積極性,形成“人人關心食品安全、人人維護食品安全”的濃厚氛圍。

      再次,強化應急處置,積極回應社會關切。此次專項整治說明了一個道理:主動才能化解危機,透明才能得到信任。對發(fā)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或對發(fā)現(xiàn)的食品安全問題隱患和苗頭,要堅持主動應對、及早介入、及時處置。對社會關注的食品安全事件,要及時公開發(fā)布信息,組織權威專家解疑答惑,積極回應社會關切。

      最后,既要嚴打整治,又要注重長效機制建設。此次專項整治,是根據當前非法添加和濫用現(xiàn)象施以的重拳。但是,保證食品安全形勢的根本好轉,更需要在長效機制上下工夫。要認真總結此次專項整治乃至整個食品安全工作的經驗,深入梳理問題,積極探索適合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階段的監(jiān)管模式,積極創(chuàng)新適合當前食品安全形勢的監(jiān)管方式方法,積極推進監(jiān)管隊伍和監(jiān)管能力建設。只有實事求是地探索和推進長效機制建設,才能真正保障我國食品安全水平持續(xù)平穩(wěn)和向好發(fā)展。

    上一頁  [1] [2] 

    文章編輯:石芳玲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lián)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fā)、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lián)系本網申領稿酬。


    【我國5個月抓獲980多名“瘦肉精”涉案人員】
    2011-9-27 9:10:28    來源:新華網

     

     食品違法犯罪行為更為隱蔽和“專業(yè)”

      問:專項整治期間查處的案件中主要有哪些嚴重違法行為?有什么特點?

      答:通過專項整治和查處案件,發(fā)現(xiàn)嚴重違法行為主要有以下幾大類:違法生產、銷售非食用物質,生產、銷售不符合規(guī)定的農藥、獸藥、飼料等農資產品,在飼料中添加禁用物質,在畜產品和水產品養(yǎng)殖運輸過程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在食品生產、加工、經營過程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無照經營食品添加劑,銷售食品添加劑超標和添加非食用物質的食品,等等。

      上述案情主要反映出以下特征:

      一是違法犯罪行為更為隱蔽。從已查明的非食用物質和禁用物質生產源頭看,其生產線、黑窩點很多是隱藏于已取得相關注冊登記和生產許可的化工廠等單位,并采取點對點的銷售方式,生產銷售行為極為隱蔽,如湖北襄樊某精細化工公司、浙江奉化某生化科技公司等,以將車間外租或直接入股方式生產“瘦肉精”。

      二是違法犯罪手法花樣翻新。湖南前段排查中發(fā)現(xiàn)的“瘦肉精”新品種線索,就是把以前不常見的苯乙醇胺A添加到了飼料里;重慶破獲的“染色花椒”案中,發(fā)現(xiàn)犯罪分子以羅丹明B替代蘇丹紅,這些以桃代李、不斷翻新的手法,都是為了蒙蔽檢查,逃避打擊。

      三是利益驅動明顯、誠信缺失嚴重。從已查處的“瘦肉精”案件看,生產經營主體責任意識淡薄,受利益驅動形成利益鏈,生產源頭、獸藥店、販運商、屠宰場、肉品銷售商及養(yǎng)殖戶都是以利益最大化為目的,相互掩飾、串通共謀,加大了案件查辦的難度。

      四是一些專業(yè)技術人員參與違法犯罪。從已抓獲的犯罪分子看,非食用物質生產源頭的犯罪分子基本具有醫(yī)藥、化工專業(yè)知識背景,甚至有科研人員作為技術支撐,如河南“瘦肉精”案件主犯劉襄就有化工制藥專業(yè)背景;湖北“4·25瘦肉精”案件中,“瘦肉精”配方由安徽高校的一名教授研制;湖南“7·11瘦肉精”案件中,“瘦肉精”配方來自駐四川某科研機構。

      調動社會各方主動參與食品安全監(jiān)管工作

      問:前期出臺的食品安全有獎舉報指導意見,對專項整治工作乃至整個食品安全工作有什么促進作用?

      答:為鼓勵社會公眾參與食品安全監(jiān)管,及時發(fā)現(xiàn)、控制和消除食品安全隱患,嚴厲打擊食品安全犯罪活動,7月初,食品安全辦印發(fā)了《關于建立食品安全有獎舉報制度的指導意見》,要求各地建立健全有獎舉報工作機制,設立專項資金,明確獎勵標準。目前,各地在省級政府的統(tǒng)一領導下,加強對有獎舉報工作的組織領導,正在陸續(xù)出臺具體辦法,完善工作機制。據了解,不少省市已建立了食品安全有獎舉報制度,如湖北省開通食品安全投訴舉報系統(tǒng),公布了全省統(tǒng)一的舉報電話和投訴舉報網絡平臺;陜西省財政撥出1000萬元作為獎勵資金,其中500萬元用于獎勵食品安全違法犯罪線索舉報人;廣州市規(guī)定,對有重大貢獻的舉報者予以重獎,舉報者可通過銀行劃轉或委托他人代領獎金,切實保護舉報者人身安全。福州市根據舉報人的貢獻大小實行分級獎勵,最高獎勵10萬元。在各地區(qū)、各有關部門的努力下,食品安全有獎舉報工作正在穩(wěn)步推進。

      食品安全有獎舉報制度是強化社會監(jiān)督的重大舉措,雖然剛剛起步,但意義重大、促進作用明顯。一是有利于調動社會各方主動參與食品安全監(jiān)管工作,提高廣大群眾打擊食品違法行為的積極性。二是相對于職能部門的抽檢等信息獲取渠道而言,群眾舉報是一種高效率、低成本的信息獲取渠道。通過對群眾舉報信息進行核實、分析,有助于監(jiān)管和公安部門及時掌握違法犯罪動態(tài),更有針對性地打擊違法犯罪行為,提高執(zhí)法效能和工作效率。三是有助于形成強大的社會壓力,對違法生產經營者形成震懾作用。

      多措并舉加大農村食品市場整治力度

      問:在當前食品安全高壓態(tài)勢下,城市監(jiān)管力量不斷加強,但一些農村地區(qū)制售假冒偽劣食品問題仍較常見,對此將采取哪些措施進一步加強農村食品安全監(jiān)管?

      答:由于農村地域廣大、情況復雜、監(jiān)管力量薄弱,一些農村地區(qū)包括城鄉(xiāng)接合部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等問題不斷出現(xiàn),且極易反彈,造成了嚴重的食品安全隱患。國務院領導同志對此高度重視,多次作出重要批示。食品安全辦近日也下發(fā)了《關于嚴厲打擊假劣食品進一步提高農村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的通知》,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求加大農村食品市場整治力度,保護廣大農民消費者合法權益。下一步將采取如下措施加強監(jiān)管:

      ——加快推動地方立法進程。針對農村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小攤販、小餐飲點多面廣、生產工藝不規(guī)范、衛(wèi)生條件差、質量控制水平低等情況,積極推動地方進一步加快建立健全管理法規(guī),確保農村食品安全管理有法可依。

      ——強化農村食品質量安全監(jiān)管。嚴格農村食品生產企業(yè)的許可工作和日常監(jiān)管,督促其落實主體責任。加強對村鎮(zhèn)和城鄉(xiāng)接合部批發(fā)市場、集貿市場、小賣部、食雜店的整治監(jiān)管力度,切實保障農村食品流通安全。積極探索農村規(guī)模性集體家宴的監(jiān)管模式,加強農村餐飲食品安全監(jiān)管。

      ——夯實農村食品安全監(jiān)管基礎。加大對基層監(jiān)管的投入、扶持力度,提升農村食品安全監(jiān)管能力。同時,針對基層監(jiān)管力量薄弱的現(xiàn)狀,進一步健全農村鄉(xiāng)鎮(zhèn)食品安全協(xié)管員、信息員隊伍,完善農村食品監(jiān)管網絡。

      ——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違法犯罪行為。要加大案件偵辦力度,堅決打擊向農村銷售假冒偽劣食品的行為,堅決依法查處假冒或仿冒他人食品商標,假冒或偽造他人廠名、廠址,仿冒知名食品特有的名稱、包裝,以及摻雜使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等違法犯罪行為,切實規(guī)范農村食品經營行為。

      ——加強宣傳教育。采取農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普及食品安全科普知識,不斷增強群眾自我保護意識和鑒偽識假能力。

      前一階段的專項整治工作只是個開始 要始終保持打擊非法添加的高壓態(tài)勢

      問:您對下一步的專項整治工作有哪些主要考慮?

      答:前一階段,專項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這還只是個開始,按照國務院辦公廳的要求和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的統(tǒng)一部署,各地區(qū)、各有關部門還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完成各項整治目標任務。

      首先,必須堅定不移地持續(xù)深入開展專項整治工作。對前一階段專項整治工作成績不能估計過高,決不能有絲毫麻痹大意和松懈,要看到食品安全問題的復雜性、長期性,時刻保持高度警惕,在認真總結前一階段工作的基礎上,繼續(xù)加大整治力度,始終保持高壓態(tài)勢,不給違法犯罪分子任何可乘之機。

      其次,繼續(xù)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強化社會監(jiān)督。要廣泛宣傳打擊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政策措施,以及打擊懲處的典型案例,彰顯政府嚴打的決心和信心,形成強大的輿論壓力。要打一場食品安全的人民戰(zhàn)爭,廣泛發(fā)動群眾,認真落實有獎舉報制度,加強食品安全信息員隊伍建設,發(fā)揮社會各方的積極性,形成“人人關心食品安全、人人維護食品安全”的濃厚氛圍。

      再次,強化應急處置,積極回應社會關切。此次專項整治說明了一個道理:主動才能化解危機,透明才能得到信任。對發(fā)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或對發(fā)現(xiàn)的食品安全問題隱患和苗頭,要堅持主動應對、及早介入、及時處置。對社會關注的食品安全事件,要及時公開發(fā)布信息,組織權威專家解疑答惑,積極回應社會關切。

      最后,既要嚴打整治,又要注重長效機制建設。此次專項整治,是根據當前非法添加和濫用現(xiàn)象施以的重拳。但是,保證食品安全形勢的根本好轉,更需要在長效機制上下工夫。要認真總結此次專項整治乃至整個食品安全工作的經驗,深入梳理問題,積極探索適合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階段的監(jiān)管模式,積極創(chuàng)新適合當前食品安全形勢的監(jiān)管方式方法,積極推進監(jiān)管隊伍和監(jiān)管能力建設。只有實事求是地探索和推進長效機制建設,才能真正保障我國食品安全水平持續(xù)平穩(wěn)和向好發(fā)展。

    上一頁  [1] [2] 

    文章編輯:石芳玲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yè)·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