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宅男永久在线观看_亚洲香蕉中文日韩v日本_在线观看欧美性爱_开心六月综合激情婷婷

  • 
    

  •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xié)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特刊 | 法潤黃河護安瀾
    更新時間:2023-3-31 20:37:50    來源:大河網

    黃河保護法_20230331072845.jpg

      編者按

      4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將正式施行。作為重大戰(zhàn)略的提出地、千年治黃的主戰(zhàn)場,河南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在聚焦生態(tài)河、守護母親河、建設幸福河上不斷彰顯新擔當新作為。在黃河保護法施行之際,本報推出特刊,宣傳貫徹黃河保護法,反映黃河保護的司法實踐,展現黃河守護人的風采,助力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量發(fā)展取得新成績。

    9072ebae274145ef8ebd5b0cd09687d4.png

      位于黃河干流中游的西霞院水庫碧波浩渺,壩下左岸的西霞院水利樞紐輸水及灌區(qū)工程取水口已經完工(3月29日攝)。譚勇 曲帥超 攝

      我省創(chuàng)新審判執(zhí)行方式守護黃河生態(tài)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朱殿勇 周青莎  海報/王坤源

      3月30日,記者從省高級人民法院獲悉,近年來,全省法院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以環(huán)境資源案件集中管轄改革為總抓手,不斷創(chuàng)新審判執(zhí)行方式守護綠水青山,在新時代“黃河大合唱”中貢獻法院力量。

      2020年9月,省高院確定鄭州鐵路運輸兩級法院對省內黃河流域的全部環(huán)境資源案件進行集中管轄,實行民事、行政、刑事“三審合一”,這項改革被省委列為重點改革事項。2021年11月,省高院在鄭鐵中院設立鄭州環(huán)境資源法庭,這是全國第4個專業(yè)化環(huán)境資源法庭,集中管轄區(qū)域由我省黃河流域擴展至南水北調中線總干渠和淮河干流流經區(qū)域。2022年8月,集中管轄范圍擴展到全省,由省高院環(huán)境資源審判庭、鄭州鐵路運輸中院和18個基層法院對全省環(huán)資案件進行集中管轄,構建起覆蓋全省跨行政區(qū)劃的“18+1+1”環(huán)境資源審判體系。

      實施集中管轄以來,鄭鐵兩級法院受理黃河流域各類環(huán)境資源案件2361件,審結2302件,結案率97.5%,服判息訴率87.81%,案均審理天數為32.35天,比實施集中管轄之前的82.53天減少了50天,集中管轄系統(tǒng)治理優(yōu)勢不斷凸顯,黃河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持續(xù)趨好。

      司法助力黃河流域河南段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群眾實實在在感受到生態(tài)環(huán)境質量改善。2018年以來,全省法院審結各類黃河流域環(huán)境資源案件10041件,堅持“環(huán)境有價、損害擔責”原則,充分發(fā)揮民事審判救濟和賠償功能,賠償金額達1.09億元。大力支持社會環(huán)保組織、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有力保障被損生態(tài)環(huán)境得到及時修復。將環(huán)境資源審判納入府院聯動大盤,共同做好訴源治理、矛盾化解、生態(tài)修復等工作,推動形成大保護大治理的強大合力。

      補種復綠、增殖放流、勞務代償、認購碳匯……全省法院不斷創(chuàng)新審判執(zhí)行方式,把司法裁判的效果實實在在體現到生態(tài)修復治理效果提升上。目前,全省法院聯合設立了18個生態(tài)修復基地、18個宣傳教育基地。2018年以來,黃河沿岸補植樹木11.6萬株,增殖放流魚苗121.26萬尾,促進30處礦山得到及時修復,實現了法律效果、社會效果和生態(tài)效果的有機統(tǒng)一。

    4f05fd808f4d4a8295ef40778be2a3d7.jpg

      鄭州黃河生態(tài)廊道郁郁蔥蔥、景色宜人(3月30日攝)。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聶冬晗 攝

      河南黃河法治文化帶顏值再提升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劉海濤 徐東坡

      沿黃河大堤走向鄭州黃河岸邊的花園口事件記事廣場,遠遠就看到一尊高高的碑形建筑標識,上書“河南黃河法治文化帶”幾個大字,在其方形基座上,還刻有黃河走向圖。

      記者3月30日從省司法廳了解到,這是我省在河南黃河法治文化帶設立的首個示范基地建筑標識。今年,我省將在所有河南黃河法治文化帶示范基地設立此類建筑標識,進一步打造“河南黃河法治文化帶”品牌,擴大影響力。

      2018年,省司法廳聯合河南黃河河務局,在我省700多公里的黃河河南段打造了橫貫8個省轄市的普法精品工程——河南黃河法治文化帶,并被全國普法辦命名為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

      目前,我省正不斷提升河南法治文化帶建設,并豐富其品質內涵,通過開展示范創(chuàng)建、融入法治元素、提升科技支撐等舉措,不斷增強法治文化帶品牌影響力,法治教育作用不斷發(fā)揮,其已成為我省法治教育的一張金字名片。

      基地建設不斷推進。截至目前,河南黃河法治文化帶共建成普法長廊集聚群53處、法治文化示范基地43處、普法成果展覽館4個、“黃河工程與文化融合示范點”8個,設置普法標志牌2800余個,成為群眾學習法律知識、開展法治實踐的“打卡地”。

      法治元素不斷融入。從本月起,氣象法治文化元素開始融入河南黃河法治文化帶,成為黃河岸邊的“微景觀”。目前,習近平法治思想、憲法、民法典、國家安全、法治政府建設、網絡安全等越來越多的內容融入河南黃河法治文化帶,且內容不斷豐富。

      河南黃河法治文化帶建成以來,全省各地緊扣法治宣傳為民惠民宗旨,積極創(chuàng)作富有地方特色的法治文藝作品150余部,廣泛開展憲法、水法、防洪法等普法宣傳,開展“黃河法治文化千里行”活動,受教育群眾260多萬人次。

      依法共護母親河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周青莎 劉曉陽

      萬里黃河,險在河南。深入推進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量發(fā)展,作為重大戰(zhàn)略的提出地、千年治黃的主戰(zhàn)場,河南在貫徹落實黃河保護法上責任尤為重大,使命尤為光榮。近日,記者就黃河保護法實施等有關話題采訪了我省法律專家和河務系統(tǒng)工作者。

      注重銜接配套發(fā)揮法律合力

      “黃河保護法內容涵蓋廣泛,涉及加快發(fā)展方式綠色轉型、生態(tài)環(huán)境分區(qū)管控、產業(yè)結構和布局、促進黃河流域高質量發(fā)展等,為我省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量發(fā)展這一重大國家戰(zhàn)略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编嵵荽髮W法學院教授、河南省人民政府參事沈開舉說。

      沈開舉表示,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艱辛探索和不懈努力,我省在黃河保護治理和黃河流域經濟社會發(fā)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時也要看到,黃河保護和治理還面臨著復雜的問題和挑戰(zhàn)。

      談到黃河保護法的實施,沈開舉認為,需要在國家層面建立統(tǒng)籌協(xié)調機制,全面指導、統(tǒng)籌協(xié)調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量發(fā)展工作,審議黃河流域重大政策、重大規(guī)劃、重大項目等,協(xié)調跨地區(qū)跨部門有關重大事項,督促檢查工作落實情況,增強黃河保護法律制度的系統(tǒng)性、整體性、協(xié)同性、時效性,注重發(fā)揮法律合力。“對于我省來說,應當注重進一步結合黃河流域河南段的實際需求,研究制定相關配套法規(guī)、規(guī)章,完善制度化、規(guī)范化、程序化設計,做好銜接配套,確保黃河保護法有效實施!

      加強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

      黃河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黃河保護法提出“國務院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編制并實施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規(guī)劃,加強統(tǒng)籌協(xié)調,推動黃河文化體系建設”。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院長陳曉景表示,黃河保護法加強對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充分體現了流域的“自然、經濟社會、文化”三個屬性。

      “我省有豐富的黃河文化、法治文化、紅色文化,要把這些寶貴文化資源挖掘好利用好,在河南興文化工程中將黃河文化保護與流域法治建設緊密結合,推進法治文化的建設發(fā)展!标悤跃罢f。

      近日,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河南黃河法治文化帶第二批示范基地名單公布!昂幽宵S河法治文化帶”建設的“四梁八柱”已初步搭建。陳曉景建議,下一步我省應組織開展好黃河文化和治河歷史研究,加強黃河流域具有革命紀念意義的文物和遺跡保護,開展法治文化宣傳,提升河南黃河法治文化帶內涵品質,推動黃河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為促進黃河流域高質量發(fā)展提供堅實的法治文化支撐。

      堅持因地制宜注入強大活力

      “黃河保護法立足流域視野、黃河特點設計制度措施,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完善管理體制,強化規(guī)劃與管控,針對加強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推進水資源節(jié)約集約利用、保障黃河安瀾等方面作出規(guī)定,加大保障、監(jiān)督和處罰力度,有許多法律制度創(chuàng)新!焙幽宵S河河務局局長張群波表示。

      張群波舉例,黃河保護法的122條中有84條涉及政府管理體制的規(guī)定,構建各級政府負責落實、多部門協(xié)同推進機制,厘清了政府履行職責的邊界,建立統(tǒng)籌協(xié)調機制,妥善、周全地解決黃河流域跨區(qū)域、跨部門的保護治理問題。

      “黃河保護法首次在國家法律層面明確,黃河流域管理機構及其所屬管理機構依法行使流域水行政監(jiān)督管理職責,為河務部門依法行政提供了法律保障。”張群波說。

    1ce34c754e0f41cab5160e37ead5b9cd.jpg

      3月21日,壩頭派出所民警在蘭考縣東壩頭鎮(zhèn)黃河灣風景區(qū)開展日常巡邏。孫曉華攝

      警長也是護河人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惠婷 王斌

      3月29日上午,記者來到九曲黃河最后一道彎所在地——蘭考縣東壩頭鎮(zhèn)。站在黃河大堤上極目遠眺,壯闊的黃河景色盡收眼底。

      寬闊的大堤上迎面駛來一輛警務巡邏車,這是蘭考縣公安局壩頭派出所張莊警務室社區(qū)民警、黃河東壩頭段村級河道警長張思遠和同事們又來巡河了。

      這樣的巡河天天都有。據壩頭派出所所長、黃河東壩頭段鄉(xiāng)級河道警長孟凡騰介紹,每天的早間和晚間,派出所的轄區(qū)民警都會沿著黃河大堤進行車巡或步巡,主要查看有無亂堆亂倒、違規(guī)釣魚、非法采砂、非法狩獵野生動物等行為。

      2021年,我省全面推行“河長+警長”制,建立省、市、縣、鄉(xiāng)四級河道警長。為使黃河保護工作更加精細化,在具體操作中,公安機關依托“一村(格)一警”機制,除了四級河道警長之外,在黃河流經的每個行政村建立了村級河道警長,張思遠就是村級警長之一。

      如今,守護黃河已融入張思遠的工作日常——治安巡邏時黃河大堤是“必巡線”,入戶走訪時宣傳保護黃河也是重要話題。村民們的護河意識逐步提升,見到有受傷的鳥類,他們會主動和張思遠聯系。因為經常參與救助,哪些鳥類是珍稀物種或保護物種,張思遠基本能一眼辨識。

      東壩頭鎮(zhèn)黨委書記、黃河東壩頭段鄉(xiāng)級河長蔡尚鋒表示:“河道警長以其執(zhí)法權威,能夠對黃河沿線的非法盜獵、亂排亂放等行為進行威懾,河道警長制已經成為守護黃河的一柄‘利劍’。”

      “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東壩頭鎮(zhèn)除了公安力量,還有政府組織的護河員、網格員,以及各種民間力量參與黃河治理。徜徉在黃河大堤,感受到的是黃河治理帶來的“生態(tài)顏值”與群眾“幸福指數”的同步提升。

      “治理黃河,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守護黃河,我們深感榮幸與自豪!”張思遠的話道出了黃河岸邊這群守護者的共同心聲。

    55ce82d209f14c0b939c030b431aff74.jpg

      志愿者潘其恒走進學校宣傳黃河保護法。周曉荷 攝

      把“綠色種子”播撒孩子心田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周曉荷

      “小朋友們好,我手里拿的這張圖片是我們的母親河——黃河。4月1日,一部專門保護她的法律就要施行了。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這部法律,看看小朋友們能為保護母親河做些什么!3月24日,鄭州市二七區(qū)鑫苑小學,一堂有關黃河的普法課在這里進行,授課的是90后青年志愿者潘其恒。

      潘其恒是河南康盈黃河生態(tài)保護志愿服務隊隊長。2019年,共青團中央“美麗中國·青春行動”項目啟動,他積極參與其中,成為此項目中“環(huán)保知識進校園”的負責人,同時擔任“綠色種子”播種計劃志愿服務宣講團團長,從此,宣傳環(huán)保知識、開展環(huán)保實踐活動成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給青少年講環(huán)保,得用他們喜歡的、聽進去的方式。”潘其恒說。為此,他陸續(xù)走進約1000個學校和家庭,調研青少年生態(tài)文明教育現狀,并開發(fā)出面向青少年的環(huán)保系列漫畫讀本4冊和環(huán)保動畫片6部,這些成果背后,是15萬字的原始文稿和數不清的反復打磨。

      幾年間,潘其恒相繼來到開封、蘭考、原陽等沿黃城市數百所中小學,開展環(huán)保知識宣傳講座,累計開展志愿服務6500多小時。他把“一抹抹綠色”帶到校園,利用學習環(huán)保漫畫讀本、觀看環(huán)保動畫片、學唱環(huán)保兒歌、繪制環(huán)保手抄報等青少年樂于接受的形式呼吁他們走進自然,共同呵護這一抹綠。

      “我們都是在黃河邊長大的,對黃河有著深深的感情,能為保護母親河做些實實在在的事情,很高興。我們的青春,也應當在建設美麗河南、美麗中國中綻放光彩!彼f。

    033107090223_0rb04b20230331_1.jpg


    文章編輯:趙銀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fā)、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特刊 | 法潤黃河護安瀾
    2023-3-31 20:37:50    來源:大河網

    黃河保護法_20230331072845.jpg

      編者按

      4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將正式施行。作為重大戰(zhàn)略的提出地、千年治黃的主戰(zhàn)場,河南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在聚焦生態(tài)河、守護母親河、建設幸福河上不斷彰顯新擔當新作為。在黃河保護法施行之際,本報推出特刊,宣傳貫徹黃河保護法,反映黃河保護的司法實踐,展現黃河守護人的風采,助力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量發(fā)展取得新成績。

    9072ebae274145ef8ebd5b0cd09687d4.png

      位于黃河干流中游的西霞院水庫碧波浩渺,壩下左岸的西霞院水利樞紐輸水及灌區(qū)工程取水口已經完工(3月29日攝)。譚勇 曲帥超 攝

      我省創(chuàng)新審判執(zhí)行方式守護黃河生態(tài)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朱殿勇 周青莎  海報/王坤源

      3月30日,記者從省高級人民法院獲悉,近年來,全省法院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以環(huán)境資源案件集中管轄改革為總抓手,不斷創(chuàng)新審判執(zhí)行方式守護綠水青山,在新時代“黃河大合唱”中貢獻法院力量。

      2020年9月,省高院確定鄭州鐵路運輸兩級法院對省內黃河流域的全部環(huán)境資源案件進行集中管轄,實行民事、行政、刑事“三審合一”,這項改革被省委列為重點改革事項。2021年11月,省高院在鄭鐵中院設立鄭州環(huán)境資源法庭,這是全國第4個專業(yè)化環(huán)境資源法庭,集中管轄區(qū)域由我省黃河流域擴展至南水北調中線總干渠和淮河干流流經區(qū)域。2022年8月,集中管轄范圍擴展到全省,由省高院環(huán)境資源審判庭、鄭州鐵路運輸中院和18個基層法院對全省環(huán)資案件進行集中管轄,構建起覆蓋全省跨行政區(qū)劃的“18+1+1”環(huán)境資源審判體系。

      實施集中管轄以來,鄭鐵兩級法院受理黃河流域各類環(huán)境資源案件2361件,審結2302件,結案率97.5%,服判息訴率87.81%,案均審理天數為32.35天,比實施集中管轄之前的82.53天減少了50天,集中管轄系統(tǒng)治理優(yōu)勢不斷凸顯,黃河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持續(xù)趨好。

      司法助力黃河流域河南段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群眾實實在在感受到生態(tài)環(huán)境質量改善。2018年以來,全省法院審結各類黃河流域環(huán)境資源案件10041件,堅持“環(huán)境有價、損害擔責”原則,充分發(fā)揮民事審判救濟和賠償功能,賠償金額達1.09億元。大力支持社會環(huán)保組織、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有力保障被損生態(tài)環(huán)境得到及時修復。將環(huán)境資源審判納入府院聯動大盤,共同做好訴源治理、矛盾化解、生態(tài)修復等工作,推動形成大保護大治理的強大合力。

      補種復綠、增殖放流、勞務代償、認購碳匯……全省法院不斷創(chuàng)新審判執(zhí)行方式,把司法裁判的效果實實在在體現到生態(tài)修復治理效果提升上。目前,全省法院聯合設立了18個生態(tài)修復基地、18個宣傳教育基地。2018年以來,黃河沿岸補植樹木11.6萬株,增殖放流魚苗121.26萬尾,促進30處礦山得到及時修復,實現了法律效果、社會效果和生態(tài)效果的有機統(tǒng)一。

    4f05fd808f4d4a8295ef40778be2a3d7.jpg

      鄭州黃河生態(tài)廊道郁郁蔥蔥、景色宜人(3月30日攝)。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聶冬晗 攝

      河南黃河法治文化帶顏值再提升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劉海濤 徐東坡

      沿黃河大堤走向鄭州黃河岸邊的花園口事件記事廣場,遠遠就看到一尊高高的碑形建筑標識,上書“河南黃河法治文化帶”幾個大字,在其方形基座上,還刻有黃河走向圖。

      記者3月30日從省司法廳了解到,這是我省在河南黃河法治文化帶設立的首個示范基地建筑標識。今年,我省將在所有河南黃河法治文化帶示范基地設立此類建筑標識,進一步打造“河南黃河法治文化帶”品牌,擴大影響力。

      2018年,省司法廳聯合河南黃河河務局,在我省700多公里的黃河河南段打造了橫貫8個省轄市的普法精品工程——河南黃河法治文化帶,并被全國普法辦命名為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

      目前,我省正不斷提升河南法治文化帶建設,并豐富其品質內涵,通過開展示范創(chuàng)建、融入法治元素、提升科技支撐等舉措,不斷增強法治文化帶品牌影響力,法治教育作用不斷發(fā)揮,其已成為我省法治教育的一張金字名片。

      基地建設不斷推進。截至目前,河南黃河法治文化帶共建成普法長廊集聚群53處、法治文化示范基地43處、普法成果展覽館4個、“黃河工程與文化融合示范點”8個,設置普法標志牌2800余個,成為群眾學習法律知識、開展法治實踐的“打卡地”。

      法治元素不斷融入。從本月起,氣象法治文化元素開始融入河南黃河法治文化帶,成為黃河岸邊的“微景觀”。目前,習近平法治思想、憲法、民法典、國家安全、法治政府建設、網絡安全等越來越多的內容融入河南黃河法治文化帶,且內容不斷豐富。

      河南黃河法治文化帶建成以來,全省各地緊扣法治宣傳為民惠民宗旨,積極創(chuàng)作富有地方特色的法治文藝作品150余部,廣泛開展憲法、水法、防洪法等普法宣傳,開展“黃河法治文化千里行”活動,受教育群眾260多萬人次。

      依法共護母親河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周青莎 劉曉陽

      萬里黃河,險在河南。深入推進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量發(fā)展,作為重大戰(zhàn)略的提出地、千年治黃的主戰(zhàn)場,河南在貫徹落實黃河保護法上責任尤為重大,使命尤為光榮。近日,記者就黃河保護法實施等有關話題采訪了我省法律專家和河務系統(tǒng)工作者。

      注重銜接配套發(fā)揮法律合力

      “黃河保護法內容涵蓋廣泛,涉及加快發(fā)展方式綠色轉型、生態(tài)環(huán)境分區(qū)管控、產業(yè)結構和布局、促進黃河流域高質量發(fā)展等,為我省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量發(fā)展這一重大國家戰(zhàn)略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编嵵荽髮W法學院教授、河南省人民政府參事沈開舉說。

      沈開舉表示,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艱辛探索和不懈努力,我省在黃河保護治理和黃河流域經濟社會發(fā)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時也要看到,黃河保護和治理還面臨著復雜的問題和挑戰(zhàn)。

      談到黃河保護法的實施,沈開舉認為,需要在國家層面建立統(tǒng)籌協(xié)調機制,全面指導、統(tǒng)籌協(xié)調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量發(fā)展工作,審議黃河流域重大政策、重大規(guī)劃、重大項目等,協(xié)調跨地區(qū)跨部門有關重大事項,督促檢查工作落實情況,增強黃河保護法律制度的系統(tǒng)性、整體性、協(xié)同性、時效性,注重發(fā)揮法律合力!皩τ谖沂碚f,應當注重進一步結合黃河流域河南段的實際需求,研究制定相關配套法規(guī)、規(guī)章,完善制度化、規(guī)范化、程序化設計,做好銜接配套,確保黃河保護法有效實施!

      加強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

      黃河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黃河保護法提出“國務院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編制并實施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規(guī)劃,加強統(tǒng)籌協(xié)調,推動黃河文化體系建設”。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院長陳曉景表示,黃河保護法加強對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充分體現了流域的“自然、經濟社會、文化”三個屬性。

      “我省有豐富的黃河文化、法治文化、紅色文化,要把這些寶貴文化資源挖掘好利用好,在河南興文化工程中將黃河文化保護與流域法治建設緊密結合,推進法治文化的建設發(fā)展!标悤跃罢f。

      近日,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河南黃河法治文化帶第二批示范基地名單公布!昂幽宵S河法治文化帶”建設的“四梁八柱”已初步搭建。陳曉景建議,下一步我省應組織開展好黃河文化和治河歷史研究,加強黃河流域具有革命紀念意義的文物和遺跡保護,開展法治文化宣傳,提升河南黃河法治文化帶內涵品質,推動黃河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為促進黃河流域高質量發(fā)展提供堅實的法治文化支撐。

      堅持因地制宜注入強大活力

      “黃河保護法立足流域視野、黃河特點設計制度措施,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完善管理體制,強化規(guī)劃與管控,針對加強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推進水資源節(jié)約集約利用、保障黃河安瀾等方面作出規(guī)定,加大保障、監(jiān)督和處罰力度,有許多法律制度創(chuàng)新!焙幽宵S河河務局局長張群波表示。

      張群波舉例,黃河保護法的122條中有84條涉及政府管理體制的規(guī)定,構建各級政府負責落實、多部門協(xié)同推進機制,厘清了政府履行職責的邊界,建立統(tǒng)籌協(xié)調機制,妥善、周全地解決黃河流域跨區(qū)域、跨部門的保護治理問題。

      “黃河保護法首次在國家法律層面明確,黃河流域管理機構及其所屬管理機構依法行使流域水行政監(jiān)督管理職責,為河務部門依法行政提供了法律保障。”張群波說。

    1ce34c754e0f41cab5160e37ead5b9cd.jpg

      3月21日,壩頭派出所民警在蘭考縣東壩頭鎮(zhèn)黃河灣風景區(qū)開展日常巡邏。孫曉華攝

      警長也是護河人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惠婷 王斌

      3月29日上午,記者來到九曲黃河最后一道彎所在地——蘭考縣東壩頭鎮(zhèn)。站在黃河大堤上極目遠眺,壯闊的黃河景色盡收眼底。

      寬闊的大堤上迎面駛來一輛警務巡邏車,這是蘭考縣公安局壩頭派出所張莊警務室社區(qū)民警、黃河東壩頭段村級河道警長張思遠和同事們又來巡河了。

      這樣的巡河天天都有。據壩頭派出所所長、黃河東壩頭段鄉(xiāng)級河道警長孟凡騰介紹,每天的早間和晚間,派出所的轄區(qū)民警都會沿著黃河大堤進行車巡或步巡,主要查看有無亂堆亂倒、違規(guī)釣魚、非法采砂、非法狩獵野生動物等行為。

      2021年,我省全面推行“河長+警長”制,建立省、市、縣、鄉(xiāng)四級河道警長。為使黃河保護工作更加精細化,在具體操作中,公安機關依托“一村(格)一警”機制,除了四級河道警長之外,在黃河流經的每個行政村建立了村級河道警長,張思遠就是村級警長之一。

      如今,守護黃河已融入張思遠的工作日!伟惭策墪r黃河大堤是“必巡線”,入戶走訪時宣傳保護黃河也是重要話題。村民們的護河意識逐步提升,見到有受傷的鳥類,他們會主動和張思遠聯系。因為經常參與救助,哪些鳥類是珍稀物種或保護物種,張思遠基本能一眼辨識。

      東壩頭鎮(zhèn)黨委書記、黃河東壩頭段鄉(xiāng)級河長蔡尚鋒表示:“河道警長以其執(zhí)法權威,能夠對黃河沿線的非法盜獵、亂排亂放等行為進行威懾,河道警長制已經成為守護黃河的一柄‘利劍’!

      “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東壩頭鎮(zhèn)除了公安力量,還有政府組織的護河員、網格員,以及各種民間力量參與黃河治理。徜徉在黃河大堤,感受到的是黃河治理帶來的“生態(tài)顏值”與群眾“幸福指數”的同步提升。

      “治理黃河,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守護黃河,我們深感榮幸與自豪!”張思遠的話道出了黃河岸邊這群守護者的共同心聲。

    55ce82d209f14c0b939c030b431aff74.jpg

      志愿者潘其恒走進學校宣傳黃河保護法。周曉荷 攝

      把“綠色種子”播撒孩子心田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周曉荷

      “小朋友們好,我手里拿的這張圖片是我們的母親河——黃河。4月1日,一部專門保護她的法律就要施行了。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這部法律,看看小朋友們能為保護母親河做些什么!3月24日,鄭州市二七區(qū)鑫苑小學,一堂有關黃河的普法課在這里進行,授課的是90后青年志愿者潘其恒。

      潘其恒是河南康盈黃河生態(tài)保護志愿服務隊隊長。2019年,共青團中央“美麗中國·青春行動”項目啟動,他積極參與其中,成為此項目中“環(huán)保知識進校園”的負責人,同時擔任“綠色種子”播種計劃志愿服務宣講團團長,從此,宣傳環(huán)保知識、開展環(huán)保實踐活動成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給青少年講環(huán)保,得用他們喜歡的、聽進去的方式!迸似浜阏f。為此,他陸續(xù)走進約1000個學校和家庭,調研青少年生態(tài)文明教育現狀,并開發(fā)出面向青少年的環(huán)保系列漫畫讀本4冊和環(huán)保動畫片6部,這些成果背后,是15萬字的原始文稿和數不清的反復打磨。

      幾年間,潘其恒相繼來到開封、蘭考、原陽等沿黃城市數百所中小學,開展環(huán)保知識宣傳講座,累計開展志愿服務6500多小時。他把“一抹抹綠色”帶到校園,利用學習環(huán)保漫畫讀本、觀看環(huán)保動畫片、學唱環(huán)保兒歌、繪制環(huán)保手抄報等青少年樂于接受的形式呼吁他們走進自然,共同呵護這一抹綠。

      “我們都是在黃河邊長大的,對黃河有著深深的感情,能為保護母親河做些實實在在的事情,很高興。我們的青春,也應當在建設美麗河南、美麗中國中綻放光彩!彼f。

    033107090223_0rb04b20230331_1.jpg


    文章編輯:趙銀岷 
     
    相關信息:
    牢記囑托·沿著足跡看變化 安陽篇丨精神永在紅旗渠
    清朗系列專項行動(6)
    清朗系列專項行動(5)
    清朗系列專項行動(4)
    “清朗河南”抖音號上線 點名流量變現和MCN機構
    清朗系列專項行動(2)
    清朗系列專項行動(3)
    ​清朗系列專項行動(1)
    你的樣子丨慕了~這個學校的食堂由校長“掌勺”!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fā)、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yè)·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